桃園中正國際機場二期航站大廈景觀雕塑設置案
  • 開始年代:1990
  • 結束年代:未完成
  • 類型:
  • 材質:
  • 尺寸:
  • 攝影:
  • 地點:中正國際機場
  • 狀態:
作品說明
中正國際機場位於桃園縣大園鄉,啟用於1979年,由於旅客人次激增漸不敷使用,乃於1989年10月開始籌建二期航廈。楊英風於此案中除了設計二期航廈之整體造型外,並規畫了航站大廈內的十二組雕塑,以及朱銘之〔太極〕、〔人間系列〕。楊英風在此案中構思規畫的作品有〔龍嘯太虛〕、〔昇華〕、〔雙龍戲珠〕……等等,然此案因故未成。

◆規畫構想
一、第二期航站大廈建築設計重點:
1.現代中國建築的國門:經濟繁榮,工商發達,台灣已成為國際人士往來的
重鎮之一。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因旅客人次激增漸不敷使用,預計民國八十三年完成之中正國際機場第二期航站大廈將擴大使用空間,容納更多往來旅客,更重要的,第二期航站大廈將創造現代中國建築之國門,以中國傳統建築精神結合現代科技,成一創新獨特的現代中國風格,表現出國門的雄偉氣勢。

2.天人合一與自然結合之精神:航空站外型以傳統中國建築飛簷覆瓦為出發點,結合大鵬展翅飛翔的寓意,簡化出現代中國俐落、簡潔的造型,外牆並以玻璃帷幕牆為主,使室內外空間景物於視覺上融為一體,開展而舒暢。達到中國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寓意。

3.結合現代科技:斜屋面以玻璃鑲嵌,具備琉璃晶瑩剔透的特性,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發揮光輝燦爛的特質,呈現國門的光明坦蕩,寓意國內政經蓬勃發展。三度空間衍架為曾使用於太空科技的鋁合金,具有太空、航空的意象。

二、航站大廈的雕塑:
第二期航站大廈內有十二個重點將搭配雕塑作品,呈現整體景觀的設計,國際航空站攸關國際人士對我中華民國的首要印象,這十二件雕塑作品將具下列特色:
1.呈現中國哲思意念:雕塑是三度空間藝術的展現,也是視覺空間凝聚的焦點,王船山(詩繹)所謂「咫尺有萬里之勢。」在有限的空間中展現無限的意境,便是中國美學一脈相傳的哲思。而中國的藝術展現是意境的深廣,上達天聽,下達人情,融萬物於一體,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達到物我合一,兩相攝入的意境。為傳達出中華民國廣及宇宙、有容乃大的氣度,航空站內的雕塑將依地點配置的特色呈現中國傳統哲思中「天、地、人」的宇宙觀與人生觀,以中國美學的精髓(魏晉至唐宋的藝術精神表現)凝聚在這十二件雕塑中。屆時,這些藝術品傳達的不只是單純的形相,而是形神互攝,令觀者在靜穆的觀照中體驗生命活潑盎然的機趣。這種境界的表達主要源之於佛教傳入中國後,高雅、空靈、寧靜、平和的氣韻,以此格調注入我們的航空站內,不僅使來去匆匆的旅客在瞬間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舒慰他們旅途的勞頓。

2.運用最新科技材質:航空站內的設施皆是運用高科技、新技術構築而成,其建築也是簡潔、俐落、大方,配置在裡面的藝術品也應呈現單純、樸實、現代的特質,這十二件藝術品將搭配航空站內建材,運用不銹鋼、鑄銅、光效等材質呈現出航空時代最新的技術觀念。

最新的科技手法傳達出中華民族最精緻、最高超的哲思意念,便是這十二件雕塑欲傳達的藝術境界。

三、雕塑的配置地點及表現手法:
1.一樓正門外水池(前):配置不銹鋼大雕塑〔龍嘯太虛〕,高寬深約5×8×2M。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先民凝聚歷代智慧創造出的意象。〔龍嘯太虛〕乃去除傳統龍紋的繁縟,取蛟龍遨遊太虛的活潑景象,表現中華民國於新時代的活力充沛。(編按:見中正國際機場第二期航站大廈正、背立面圖)

2.一樓正門外水池(後):配置朱銘之鑄銅雕塑〔太極〕,高寬深約5×8×2M。太極拳不僅是中國人體會天人合一所延展的拳法,也是中外人士公認的中華民族意象之一,置於大門水池上方可讓來往旅客體會到天人合一的精魂。(編按:見中正國際機場第二期航站大廈正、背立面圖)

3.五層挑空接客大廳樓梯邊(左):配置不銹鋼雕塑〔天籟〕搭配樓高五層的流水鋼線。高寬深約28×7×2.5M,這件雕塑欲呈現的是「大音希聲」的境界,以不銹鋼鏡面繚繞曲折、或實或虛,使水線穿梭其間呈現出一似音樂的旋律,以水的柔配不銹鋼的剛,達到莊子「無聲之中,獨聞和焉」的境界。(編按:見中正國際機場第二期航站大廈第地下一層平面圖)

4.五層挑空接客大廳樓梯邊(右):配置不銹鋼雕塑〔昇華〕搭配光效。高寬深約28×7×2.5M。這件雕塑欲呈現的是「大象希形」的境界,以不銹鋼鏡面繚繞曲折於光效之中,使光線的映射變化傳達出追光躡影之形,通天盡人之懷。(編按:見中正國際機場第二期航站大廈第地下一層平面圖)

5.6.二樓入境室左、右側大壁:配置朱銘之木雕彩色壁飾〔人間系列〕,高寬深約5×10×5M。以活潑的人間群像迎接國際間蒞台旅客,中國人好客、溫暖的人情將可充份由木質雕飾傳達。(編按:見中正國際機場第二期航站大廈第一樓入境夾層平面圖)

7.8.三樓出境大廳中央上空:光效搭配不銹鋼大吊燈雕塑〔百鳥朝鳯〕,高寬深約5×10×5M。「鳯凰之翔至德也。」百鳥朝鳯和出境大廳上空光穗吊飾統合成百鳥朝鳯的景象,光華流離、吉祥萬千,正傳達出中國人吉祥瑞慶的樂觀情懷。(編按:見中正國際機場第二期航站大廈第二樓出境層平面圖)

9.10.三樓出境大廳中央二座圓球:光效搭配不銹鋼圓球雕塑〔翱翔寰宇〕,高寬深約5×4×4M。(球直徑3M)心包宇宙,量界沙周,以球形雕塑寓意中國人圓融飽滿的宇宙觀及航空界雲遊太虛的壯志。(編按:見中正國際機場第二期航站大廈第二樓出境層平面圖)

11.三樓轉運休息大廳中央上空:配置不銹鋼大吊燈雕塑〔雙鳯起舞〕,高寬深約7×10×7M。〔雙鳯起舞〕和正門水池上之〔龍嘯太虛〕可成裏外互應的搭配,鳯凰吉慶的象徵也為出境人士帶來幸運安泰。(編按:見中正國際機場第二期航站大廈第二樓出境層平面圖)

12.三樓轉運休息大廳中央圓梯間水池上方:光效搭配不銹鋼大雕塑〔龍鳯呈祥〕,高寬深約8×3×3M。以龍鳯配對的組成呈現陰陽調合、事事圓滿的寓意,此龍與鳯皆是抽象哲思的表現,沒有明清時代繁紋縟飾的匠氣,卻有如宋瓷潔淨光潤的樸實大方。(編按:見中正國際機場第二期航站大廈第二樓出境層平面圖)

四、結語:
國際機場的整體景觀是國際人士對中華民國濃縮的印象,傳統哲思的體現和高科技的運用不但可傳達出我們文化的豐厚,和科技的進步,寓人文於科學,也是我國文化建設最重要的一環,就讓文化景觀的整體呈現從國際機場的建設邁出雄偉的第一步!
相關連結
收錄於《楊英風全集》第十一卷:景觀規劃,頁148